寒露节气如何养生?
发布日期:2024-11-20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,表示着秋季已经进入深秋,气温逐渐下降,天气变得寒冷。在这个转变的季节里,人体也需要适应气候变化,通过适当的养生方法来增强体质,预防疾病。那么,寒露节气如何养生呢?下面,一起来看看吧!
寒露节气如何养生
1、早睡早起
随着天气变冷,人们的作息时间也应该相应调整。早睡可以帮助身体积蓄能量,早起可以让身体更好地适应早晨的凉爽空气。
2、多吃滋阴润燥的食物
秋季天气干燥,容易引起口干舌燥、喉咙不适等症状。可以多吃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,如梨、银耳、百合、莲子等,帮助润肺养胃。
3、适量补充维生素
秋季是收获的季节,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丰富多样。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E,有助于提高免疫力,增强身体抵抗力。
4、适量运动
秋季是锻炼身体的好时机,可以选择一些适合秋天的运动方式,如散步、慢跑、太极拳等,既能增强体质,又能提高心肺功能。
5、注意保暖
随着气温的降低,适时添加衣物是非常重要的。早晚温差较大,出门时要多穿几件衣服,注意脚部和腹部的保暖。
6、艾草泡脚
可以在泡脚水中加入一些艾草,艾草具有温经散寒的作用,对缓解疲劳、改善睡眠有很好的效果。
7、中医调理
可以适当进行穴位按摩,如足三里、涌泉等穴位,有助于调理身体,增强体质。
寒露养生注意事项
1、适度滋阴润燥
寒露时节气候干燥,人体易出现津液不足的情况。但滋阴润燥的食物不能过量食用。如梨、银耳等虽能润肺止咳、滋阴清热,但过量食用可能会损伤脾胃阳气,导致消化不良、腹泻等问题。对脾胃虚寒者来说,食用这些滋阴食物时可以搭配一些温性食材,如将梨炖煮时加入少量姜片。
2、合理摄入温热食物
随着气温降低,可以适当的吃一些温热性食物,如羊肉、狗肉等。这些食物热量较高,容易助火生热。食用时要适量,避免引发上火症状,如咽喉肿痛、口腔溃疡等。在吃温热食物的同时,可适当搭配一些清热降火的蔬菜,如白菜、萝卜等,以达到饮食的平衡。
3、谨慎食用生冷食物
寒露过后,生冷食物如冷饮、生鱼片等要尽量少吃。人体在寒冷季节里,脾胃功能相对较弱,生冷食物会加重脾胃负担,影响消化功能,还可能使寒邪入侵人体,引发胃痛、腹痛等不适。
寒露时节,养生应以早睡早起、滋阴润燥、适量补充维生素、适度运动、注意保暖和中医调理为主,同时需注意滋阴食物不过量,温热食物合理摄入,谨慎食用生冷食物,以保持身体健康,预防疾病。
-
“烟火气”遇上“草药香”:中医药夜市掀起健康养生热
“中医药夜市太好逛了,不仅有吃有喝,还有平时‘一号难求’的专家现场坐诊把脉,还能购买中草药香囊、药妆、艾灸、香薰等各种文创产品。”42岁的本溪市民朱先生说。 辽宁
发布日期:2025-05-14 -
“学、问、逛、吃”趣养生,2025年长生果健康集市开幕啦
上个周末,上海社区健康大学堂“GO!趣养生——2025年长生果健康集市”活动在静安区彭浦四季公园启动。活动精心打造了5条健康学习体验路线,让市民品健康轻食、猜中药谜语、
发布日期:2025-05-14 -
首届“岐黄杯”中医保健技能大赛正式启动
“岐黄之术”是中华医学的瑰宝,历经数千年传承与发展,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保健理念。从银针、中药到推拿按摩再到艾灸拔罐等疗法,每一项中医技艺都源远流长。为推动
发布日期:2025-05-14